
又一次欧洲旅行。
欧洲大陆似乎与其他地方脱轨了,相对北美和亚洲发展迟滞。但不影响它的人文与风景。
当然了,首先是要提防小偷。
又一次欧洲旅行。
欧洲大陆似乎与其他地方脱轨了,相对北美和亚洲发展迟滞。但不影响它的人文与风景。
当然了,首先是要提防小偷。
做个记录,纯文字评价。
总体评价:4.5/5
开过标轴2016款的北京奔驰GLC260,以及2022款的GLC43。底盘都是同一型号,区别是动力及一些附属配置不同。其实我认为这个长度的车子在城市里开是最舒服不过的,比较轻快并且能够装一些东西。大行的折叠车可以摆两辆在后备箱,公路车甚至都能强行塞进去。皮实耐用,甚至有次被后车轻度追尾,找了半天没找到后保险杠上有什么伤。
论动力而言,260的加速着实弱了一些,43在一般场景下足够应付了。但43有个问题是它的变速箱调教地冗余度不足,在低速2/3档换挡的时候容易发生顿挫,这种顿挫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前后耸动,相当难受(甚至Comfort模式都有)。驾驶两年的总结,触发顿挫的因素按相关性降序:1.发动机变速箱还在冷机状态;2.开了空调(所以说它冗余度不足);3.切换到了Sport+或者Sport。顿挫可以用拨片降档解决。怎么说呢,可能这就是它的个性吧。BTW,顿挫问题加98号汽油也不能解决,在前1万公里磨合期最为严重。不过M274和M276都属于很耐用的发动机,至今没遇到过故障。
刹车方面,也很不错,基本上是线性的,毕竟车子不重。
其他方面,底盘舒适度,包括43的空气悬挂都很不错。可以说在“相对运动”的车里都算柔软的,并且3档可调的悬挂,在需要运动时给的支撑也是够的。
另外还有一点,GLC系列是我开过的车辆里面,空调最给力的一台,不论冬天还是夏天。
北京奔驰E300L。总结起来就是小毛病不少,舒适度还行,总体评价3.5/5。
说小毛病不少,车子到手1年内因为悬挂问题召回过一次,据说是北奔加长了车子但是没有加固悬挂。召回后体感悬挂变硬了。另外车子的距离传感器似乎有点小毛病,表现是在隧道里偶尔会报“距离传感器失效”,此时主动防碰撞就无了(怀疑是超声波雷达太低了,或者其他车辆的雷达干扰无法去除)。另外门边的车距传感器偶尔也会误报,影响倒是不大。
动力方面,这类“行政级”车辆配上M264,踩踩还是可以的,但无奈车子有点重了。M264到了七万多公里的时候,报了一个节温器故障,也是通病,其他没遇到故障。奔驰的9AT配合这个4缸机,表现虽然不是特别顺滑(前1万公里也会有非常轻微的顿挫),但磨合后基本发挥稳定了。
底盘无功无过,达到了这个级别车子的标准。刹车前端偏软了,有种W211那种的老S的遗风。但还是能刹得住的。内饰要加分,氛围灯在几年后看仍然跟其他品牌比有优势。
体验到了什么叫“开宝马,坐奔驰”。变速箱和48V轻混的配合,比奔驰高的不知道哪里去了。4.5/5分。
动力:改进版的B58,综合马力应该到了380匹左右。在怠速或者低俗时,轻混的介入几乎是无感的,这么重的车子也能有点轻快的感觉。变速箱几乎是无感的,发动机的排气声也还行,驾驶比奔驰舒适。这个发动机和变速,我甚至觉得比之前开过一两次的GLE53上的M256好一点。
车子我觉得唯一的问题是太大了。当然这也是我的问题,如果选择了后轮转向,或许倒车就不会总比其他车“要多打一把”了。车子的“大”主要体现在高度上,这个高度在城市里开是双刃剑,一方面可以比其他车子看得远,另一方面在窄路就得多长个心眼。
底盘和车子的静谧性是不错的,车窗关上后,外面世界的噪音能够基本被隔绝。车内的空间尚可,但是第三排启用后,放行李的空间有限。内饰没有奔驰那样的”豪华“感。按我的感官就是,直男审美,比GLE差一点,跟GLS不用比了。
有人说宝马G一代的大鼻孔(双肾?)不好看,我觉得在SUV和M级上还是不错的。放在7系那真的是…
55TFSI,体验一波EA839买菜版。起步的时候放到Dynamic也是略显一点肉肉的,中后段还不错,且变速箱配合的也比较丝滑。放到S挡会更舒服一些,并且不会有发动机自动启停。这车的BSG是个败笔,感觉纯粹是为了环保要求,远不如宝马的那套ISG。甚至后期还发电机召回,水冷换成了风冷。
刹车比较稳定,基本是线性的。灯厂的灯真的是亮。车内有一股莫名的老干部风。奥迪在车机系统的界面上比其他家更为朴素,但贵在MIB2.5可以刷无线全屏Carplay,比同时期奔驰的半屏Carplay好太多。
不知为何,开上这个车会失去踩油门的兴趣,脑子里只有一个稳字。带娃带家长不错,自己开真的是有点无聊。总体评价4/5
附带了俩娃的申请,亲测有效下签。其实也可以直接参考官网这里。
所有中文材料都需要英文翻译,除非它本身带英文。但旅游签其实比较松,自己翻译就行,不需要找专门的翻译机构,笔者直接拖到在线翻译网站解决问题——现在甚至有在线翻译PDF的。
当然根据官网指导,你也可以选择翻译成威尔士文🤣
一般半个月到一年。但注意开具流水的时间不能距申请时间一年以上。
官网说了,不需要。甚至在线填写申请表的时候,都可以选择“住址未确定”的选项,不填在英国逗留的地方。说白了资本主义old money只看你有没有钱在英国消费并且完了会回国,并不care你去哪儿定了哪个航班。
本人没有提供。但如果银行流水里面体现不出工资奖金之类的有规律的收入,建议提供存款证明并附资金来源的说明。
如果出生证明能够证明你和娃的关系(绝大多数情况下我想这应当是的),那就不需要。尽管出生证明上写的是父母的身份证号(外籍可能是护照号),但好像也无所谓。
按我个人理解如果旧护照上有签证以及出入境信息的话,那么一定程度上也能证明自己没有变成非法移民的倾向。
首先不得不承认“存在即合理”,菜鸟驿站也是有它的作用的。但是当快递公司不问用户是否同意,或者明确写了不放驿站的东西也丢到菜鸟驿站,那必须回击一下。因为我们支付了运费,这个运费包含上门派送的费用。不能为派送方图省事(节约成本)买单。
笔者本人亲测,以下方法肯定有一个有用
一个人的未来和选择的权力不能被剥夺,不然future和option也不能卖钱了
李彦宏用PPT讲完了文心一言。都说talk is cheap,不能秀代码的话,好歹跑个demo吧。比尔盖茨当年发布Windows98的时候蓝屏了我觉得都比这个好多了,看来信心是实在不足。
前两天重温了《三体》,我觉得刘慈欣有些事情实在是领悟的透。这个世界还是需要章北海和他的陨石子弹的,公司大了羁绊和顾虑就会太多,问起来都是一个答案——历史原因。
尊敬的客户:
您好,收到阁下的销户请求,附件是销户档案,请您下载打印并填写对应信息,完成后寄送至富途,收到您的数据后,预计20个工作日完成处理并禁止交易。
收件地址:香港中西区金钟道95号统一中心13楼C1-2室;收件人:客户服务部(注意:到付拒收);电话:香港+ 852-2523 3588。如有疑问欢迎随时咨询,竭诚为您服务。
温馨提示:
1.请阁下确保证券帐户内所有资产均已清零(现金余额及股票持仓);如帐户内有欠款,需先偿还欠款才可完成销户。
2.如帐户开通未满180天,销户将收取费用500港元,若需查询帐户的开户日期,您可通过以下连接申请开户证明并查看开户时间。申请后请留意查收邮件,开户证明的密码将通过系统消息发送给您。https://accountproof.futuhk.com
3.我司目前暂不接受中国境内投资者的销户重开申请,请知悉。
这本书的全名叫《Effective STL — 50条有效使用STL的经验》,书其实已经有点历史了,Meyers在2001年时给它写的前言,如今已经2022了。
正如上面所说,因为这本书已经有些年头了,如果你已经是C++11、14、17、20的使用者,可以把第6章函数子、函数子类、函数及其他的内容快速带过看,因为std::functional以及lambda函数已经让C++函数类支持有了显著提升。
简略写一下对我而言有用的一些经验:
尽管我认为这应该是C++ Engineer的常识了,不过还是有好多小朋友不知道这个点。
可以详细看一下。我觉得根本问题是map类的容器对cache不是很友好。连续内存访问总是很香的。
写书的时候还没有stl::unordered_map。不过即便放2022年,我也觉得可以看看STL之外的散列容器实现,比如robin-hood-hashing。曾经用过比较坑的一个容器是boost::flat_map,千万别认为它是O(1)的实现。
<algorithm>头文件里有很多宝藏,在选择自己实现之前,最好看看STL有没有帮你写好了轮子。
曾经有个说法是std::move does not actually move anything, 对于std::remove也有点类似。
如题。
工程上非常中肯的一条经验。如果没有特殊原因(如及其苛刻的性能要求),尽量不要写出非常难懂的代码,不然几个月乃至几年之后你来调试自己写的代码时也会骂娘。
代码被阅读的次数远远大于它被编写的次数
esim.me 提供了一个实体SIM卡,能将eSIM的注册信息通过Android客户端写入到卡里。这种”反向”eSIM其实给各类漫游卡的注册购买提供了一个方案,虽然它本身的价格着实不便宜。
我是直接从官网上购买,选择$9.95的便宜直邮,对应的应该是国际函件。
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。这个快递在出德国国际交换局的时候就能在EMS官网查询到了。受疫情影响,从德国🇩🇪到国内,历经30天…好在海关还是比较给力的,第二天就放行了。
外包装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泡沫信封,拆开来是小包装,里面只有一张说明书和一个3合1 卡板。
目前下载eSIM卡信息只支持Android App,看起来就像是个写号软件。卡号写进去之后是可以在iPhone上使用的,但如果需要变更注册新的eSIM卡还是得插回到Android机器上。
鄙人注册了个3HK的卡可用,扫描发来邮件里的二维码就能注册了。但是eSim.me的App还是有不少小bug的,使用起来偶尔会直接闪退,特别是写入了卡信息之后重启App就直接不显示了,但愿官方能恢复吧。
虽然已经是保修期外,但是这个屏幕在过保前一阵就很“自觉”地有偶发亮线。当时没去管他,并且过一两个小时自动好了,后面没有再复现过。
昨晚上正好用电脑,开机发现屏幕背光异常闪动,就像是背光坏掉一样,闪烁的频率高(但肉眼可见)。
感慨一下,这十年买过ThinkPad,XPS,Surface。联想一直被喷是美帝良心企业,但是手上的ThinkPad从来都是因为太旧了出掉的,没有一台是因为电池损耗外的硬件问题被淘汰的。XPS13还在手边,除了电池鼓包换过外,电源口的螺丝松了换过,也用了4年了。唯独这台Surface,特别符合“计划性报废”原则,买来刚两年,凉凉。
最近新入两台机,TP X1 Carbon/Nano,目前看来品控还行。
2021年看起来是放羊的一年,不知不觉阅读的时间减少了。
这本书当成小说来看挺不错的,讲的是华尔街(早期)的一些名角的发家史。这些人相互之间也有联系,书中很好地把他们串了起来。那么到底金融是不是赌博呢?看完我又感觉到了一丝矛盾。
另外,回想起这本书,也推荐一部华尔街主题的电影——《大空头》。
推荐指数:4/5
血腥、暴力、一丁点色情。这部悬疑小说看的时候会让人停不下来,疑云在最后一刻才得以破开。书中对于作案手法及过程描述的非常详细,看的有点瘆人…
此外这本书是我今年在Kindle (硬件)上看的唯一一本书,依然觉得Kindle目前还是只适合看小说,带有图片或者代码的书本还是iPad靠谱。
推荐指数:5/5
这本书居然是OREILLY出版。一本非常科普性质的书,如果对区块链的概念一无所知的话还是推荐阅读的,说它是技术书也勉强吧,里面还是有一丁点代码的。老实说看完这本书,我的资产数字化之路还是一样坎坷。
推荐指数:3/5
好像是某“内部”人士写的一本书,讲了一些A股市场相比于国际市场在微观结构上特殊的地方,有一些实证研究,分上下两篇:理论基础、中国经验。下篇看起来能了解一些大陆市场的“发家史”,这本书虽然有点老了,但里面的市场特征有些在现如今还是能关注到的。
推荐指数:4/5
此外,以下是正在阅读的书…
这本书从非常量化的角度在解析市场微观结构,由浅及深。每一个章节的逻辑(看到目前)基本上是做一些假设,然后推导公式,最后会结合演算结果于实证。读起来需要一些高等数学或线性代数的知识,于我而言阅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,需要1小时或以上的连续阅读时间,不然下次读的时候”恢复现场”就得好久。
尽管如此,全书的结构条理是很清晰的,图表排版的也很翔实。
进度20%,推荐指数:4/5(啃起来有点吃力)
买过实体书里最厚的一本。这本书我是挑感兴趣的章节看的,对于Linux的方方面面写的算是详尽了,各个组件几乎都有涉及。对于复杂的概念逻辑或是结构,都能给出简明清晰的图来解释。现在想来这本书我应该早两年就开始看的,里面一些设计理念,在其他软件设计的场景里是通用的。
进度:35%,推荐指数:5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