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苹果

  • GSX查询“已更换的序列号” 苹果成功申诉记录

    0

    妹子的手机准备出售,买家要求查询GSX信息,然后找某家查了一下,结果如下:

    当前查询:苹果验机报告
    
    零件说明:IPHONE 11 PRO MAX MG 256GB-CHN
    型号:iPhone 11 Pro Max 256GB Midnight Green (A2220)
    IMEI:===
    IMEI2:===
    序列号:===
    类型:iPhone12,5
    激活状态:已激活
    预估购买日期:2019-10-25
    保修状态:Out Of Warranty (过保)
    保修结束日期:已过期
    保修剩余:0天
    技术支持:已过期
    是否延保:否
    是否官换机:否
    已更换产品的序列号:是
    激活锁:关闭
    ID黑白:Off (白)
    运营商:Unlock
    网络锁:Unlocked (无锁)
    下次激活策略ID:10
    网络型号:A2220
    网络制式:全网通 (4G/3G/2G)
    产品类型:零售机
    购买地点:China
    AppleCare购买资格:无
    维修状态:曾经维修
    制造商:Foxconn
    生产日期:2019-09-09
    借出设备:否

    一开始以为是GSX查询出问题了,结果苹果官网一查,果然是一条红色信息:很抱歉,这是已更换产品的序列号。这就头大了。

    1

    于是决定申诉Apple,直接找客服。客服验证了这一查询结果后,反馈说这个需要高级顾问解决问题,然后直接等回电。回电询问手机的购买凭据、包装盒是否齐全,手机有没有经第三方维修过。还好是天猫旗舰店买的机子,而且盒子没扔掉。
    然后要求提供几样东西的照片:

    • 购买凭据。我提供了发票,但一开始发票上没有注明序列号,顾问让打印出电子发票后手写在备注里,再拍照上传;
    • 包装盒背面有条形码的位置拍照;
    • 三包卡照片;
    • 手机“关于本机”页面的截图;
      然后提交资料,等待客服处理。

    2

    约4个工作日后,原来的客服继续回电。对方提示案例正在进展。手机需要操作恢复出厂设置后,重新执行激活操作,操作完成后回邮件并等待下一步通知。

    3

    继续等待2个工作日后,客服回电说案例已经解决。随后官网再查询,恢复正常了。这时候我又查了一遍GSX,结果如下:

    当前查询:苹果验机报告
    
    零件说明:IPHONE 11 PRO MAX MG 256GB-CHN
    型号:iPhone 11 Pro Max 256GB Midnight Green
    IMEI:===
    IMEI2:===
    序列号:===
    网络:Cellular
    类型:iPhone12,5
    激活状态:已激活
    激活日期:2019-09-20
    有效购买日期:是
    保修状态:Out Of Warranty (过保)
    保修结束日期:2020-09-19
    保修剩余:0天
    技术支持:已过期
    是否延保:否
    是否官换机:否
    已更换产品的序列号:否
    激活锁:开启
    ID黑白:Clean (白)
    运营商:Unlock
    网络锁:Unlocked (无锁)
    下次激活策略ID:10
    网络型号:A2220
    网络制式:全网通 (4G/3G/2G)
    产品类型:零售机
    购买地点:China
    AppleCare购买资格:无
    维修状态:无
    制造商:Foxconn
    生产日期:2019-09-09
    借出设备:否

    后记

    与客服对话期间,询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。对方询问是否使用了第三方软件(XX助手)用来查看部件的序列号或是闪存芯片种类保修期等信息,我一想还真是。对方表示有些软件会将这些信息上传,然后可能会被拿去骗保换机,苹果内部也在查这个事情。

  • 苹果的生态系统,有替代品吗——我的“离场成本”

    苹果公司的厉害之处,从大学毕业用到现在,感觉有那么两个点

    1. 恰到好处的软硬件结合,一点不多一点不少
    2. 完善的生态环境,这包括软件生态和硬件生态

    在我这个产品设计的外行来看,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。第1点是保障产品设计出来既能得到消费者欢迎,又能节约成本。产品线的设计(包括同款产品不同的子品牌以及规格配置)都做过严苛的调查,保证最大程度榨取利润。第2点最大化了用户粘性和“离场”成本,并且能逐渐增加用户在苹果产品上的消费水平——例如越来越不够用的iCloud空间。

    而且我越来越觉得设备只是平台,接入各种服务把你绑定得死死的平台。

    鄙人目前的苹果设备以及服务:

    • 手机若干: 主力机,车上导航的机器
    • 平板若干:主力平板,给儿子放歌的平板,给老婆看剧的平板
    • 笔记本一台:非主力,因为好奇macOS买的
    • 手表一块:基本日常携带,主要就是看时间然后算“运动”
    • iCloud:基本上我的照片都在上面
    • Apple Music:一般性使用
    • Airpods: 一直在用

    那么我的“离场成本”是什么,有什么能够替代呢?

    手机:【难度★★★★★】主力机我尝试过换成三星(当时的Note10旗舰)、华为的(当时的P30Pro旗舰)。三星当时的感觉是都中规中矩,拍照其实已经很好了,后来换回苹果的原因是觉得还是有点卡;P30pro当时直接买的顶配(并且老婆大人也有一台),后来替换的原因是觉得屏幕素质太差了。这两台印象中,各用了半年。此外最不能忍的是安卓的通知系统,有人会说你挂个代理然后走FCM推送呀~怎么说呢,还是有一些App会让我很不爽。手机还有一个问题是我的相册,从iCloud导出再导入是一种解法,不过当时耗了我大半天时间先把iCloud照片的原件同步到电脑上然后再传到手机上….

    备用机倒是无所谓,三星的A90 5G也被我拿来当导航机子使过,只不过后来买了SE2没地方用,就放车上了…

    平板:【难度★★★】平板不是我的生产力工具,所以我只要屏幕好+看剧爽+偶尔能连个远程桌面就行了。这点其实我没什么粘性。为什么目前是苹果产品呢?因为懒得挑其他牌子了。

    笔记本:【难度★】这个最好“脱瘾”,因为我的真正生产力是在Windows本上。这个MBA现在是“有空临幸一下”的状态。

    手表【难度★★★】:其实三星也有Galaxy Watch可选,而且看同事的表也挺酷炫的,还有些运动狂人直接用专业的运动表——他们看不起AppleWatch的很,哈哈~ 但怎么说呢,苹果的运动三环,这个设计比较容易让人“上瘾”。我之前为了拿到2020年的全民运动日奖章,晚上8点去西湖骑了一趟…要知道自从小屁孩出生,我已经快半年没有骑行了。

    iCloud【难度★★★★】:我的备忘录,待办事项,日程,照片全在上面。诚然其他厂牌的预装程序里肯定有“从iPhone”转移一项,但是iCloud龌龊的地方就在于他会使绊子让你不能轻松地完全把数据转过去。比如,照片本地存储自动压缩的功能。

    Apple Music【难度★★】:我怀疑Android客户端做那么难用是故意的。另外最近发现Spotify免费又好用,再加上国区的Apple Music有稀奇古怪的缺歌,所以这个粘性不是很大。

    Airpods【难度★★★】:用过其他竞品,这又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产物,有点难戒除

    目前觉得要换设备,只能先从手机开始“脱瘾”。且看今年苹果的新款是否有亮点把,Cook的模具用了那么多代也要换了?